增進功力 脫規矩而合規矩 資料來源:太極拳研究,唐豪,顧留馨著 太極拳雖然有“不在形式,在氣勢,不在外面,在內中”和“重意不重形”的說法,但這是指功夫較深,動作定型鞏固了,不再需要分心在姿勢和動作上面,而只須從“始而意動,既而勁動”的內動來帶動外形,以致內外相合後,僅從神氣上專一鍛鍊而說的。 對初學者來說,還是應該先重形後重意,必須力求姿勢正確,並在連貫複雜的動作中處處保持正確的姿勢,先求“形似”,然候向“神似”方面下功夫,切不可蠟等以求。正像練毛筆字一樣,應該先從正楷上下功夫,橫豎撇捺,筆筆不苟,長短闊狹,間架端莊,方可避免歪斜倒塌之病。外形端正了,然後講究運筆的逆入平出,收筆藏鋒,凝散收斂,立骨出神,使內有雄勁之氣,外有端麗之姿;然後再學行書和草書,用功日久,方能隨意揮灑,自成法度。 練拳裡面,都有一定規矩,初學注意規矩,看似進度不快,實際上動作練得正確,基礎築得堅固,有利於逐步提升。正如上述,姿勢經過不斷的檢查和糾正,在整體動作中形成了動力定型,並符合內動的要之後,外之所形,莫非內之所發,能夠“明規矩而守規矩”,再向“自動化”、“神似”方面發展,這樣才能“脫規矩而合規矩”,達到所謂“神化”的境界。 太極拳的發力多是彈抖之勁,又稱“寸勁”,即在極短距離內,無須大幅度作勢,即可將內勁放出。這是由意氣引導,身體諸大關節高度諧調,而於?那之間爆發出來的一種合力,其勁甚短,其發極速,其力冷脆,具有較大威力。太極拳講求以弱勝強,以慢勝快,以少勝多,以巧勝拙,最忌以拙力死拚濫打,最忌硬頂硬抗。這是一種蘊含著深奧哲理、充滿了智慧的拳種,它集中體現了中國人的處世之道,體現了中國人對人生、對宇宙的悟解,可謂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特殊表現形態。 回上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