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陳小旺太極拳總會 (新竹) TAIJIQUAN.COM.TW

增進功力

心靜用意
資料來源:太極拳研究,唐豪,顧留馨著

  練太極拳最重的原則是“心靜用意”。這指的是在運動時,思想集中心神專一,意識不斷地指導動作,並且靈活變換,使任何動作都有一定的指向,沒有顧此失彼的亂動。這個原則應該始終貫串在整個練拳過程之中。

一、 用意指導動作
  練太極拳時,未動之前,端正姿勢,呼吸自然,存想丹田臍下小腹部,摒除雜念,處於一種無思無慮狀態。自覺全身安排妥當,已經心靜氣和,然後開始動作。既動之後,全神貫注地不斷用意來指導每一動作的正確性、連貫性、和圓活性,動作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上下相隨,內外合一,意想勁到,動必合法。

  太極拳把精神鍛練和肉體鍛鍊看作同樣重要,甚至把前者看得更為重要,提出了“用意不用力”的最高原則,使所有動作在意識連練貫注下輕輕運動,不使拙力,從而提高鍛鍊的效果〔這個“心靜用意”的原則,太極拳家稱作“練意”,結合“練氣”(腹式呼吸)、練身(運動肢體內外),構成了太極拳鍛鍊方法上意識、呼吸、動作、三者密切結合的整體性和內外合一性,成為一種優越的拳術〕。

  練太極拳所以能夠治療各種慢性病,能夠增強體質和使精神煥發,保持工作能力和延長壽命,其根本原因首先在於“靜中觸動動猶靜”的原則,對人體所起的良好作用。

  練拳時“心靜用意”,需要像做氣功時“入靜”一樣,全部精神用到動作去,引導著動作,做到“意動形隨”。例如,手向前按時,先要有向前按的想像,動作即行跟著前去;意欲沈氣,就要有氣沈到腹腔深處的想像。意不中斷,動作也不中斷,這就是用意引導動作的練法。

  這種練法,會使練習者本人感到意趣環生,會使旁觀者看來,動作顯得柔和優美,好像行雲水,風吃楊柳那樣自然、活潑。

  初學太極拳,由於邊想邊做,動作上往往顧此失彼,精神容易緊張,經過一段練習時間,等到動作熟練以後,思想就容易專一,心意自然會靜下來,並且越練越靜。

  太極拳功夫深,練得非常寧靜的,當表演時,純靜專一、氣勢騰挪(虛靈活潑預動之勢),精神靈動,一片神行,可以把觀眾的情緒安定下來,全場肅靜,專心欣賞。

二、 練太極拳多年後的內體感覺
  如果能夠認真做到心靜用意,長年堅持練太極拳,則會使有關部位的神經都處於一定程度的興奮狀態,導致氣血循環加速,經膜和毛細管擴張,頭會出現發熱、發脹或出汗,手指肚平時比較飽滿。

  進一步會出現有如螞蟻爬行般的刺癢感覺;手足運動時有如小棍撥水似地簌簌抖動的內體感覺;運動時有手指肚似有無數尖往外發射的感覺,會陰、湧泉等穴位和小腹部有震動和衝擊的感覺。

  另外,隨著動作的伸縮旋轉,腹腔內氣流咕咕作聲,旁觀者也可以聽到。這些暢通氣血的現象會逐漸消失。經歷這些暢通生理現象以後,逐漸會清除這種景象,但是,其後練拳的興趣更濃,體內融融和和,體會到有空鬆圓活的意趣,時常感到有另一意味,練拳就欲罷不能了。

  上述種種反應不可追求,練到一定功夫自然會產生,而因人而異。有的人就沒有反應;如果勉強追求,會有流弊的。

增進功力